一到用時就找不到 發票、證件、鑰匙包應該這樣收納
該保修時找不到發票,辦入職時找不到學歷證,柜子的備用鑰匙哪去了?怎么這東西一到用時就找不到?
你不是一個人,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。
一、收納的前提:動腦子整理
先將物品分門別類的整理好,是收納的前提,不然,只是把一摞文件往抽屜里一扔,到最后物品只會越積越多,雜亂無章正是我們找不到所需物品的根源。
二、斷舍離:扔扔扔
網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收納法,其歸根結底是要從整理的物品里,先篩選出不需要的東西丟棄,這樣最后的收納才會變得整潔。小居自身也是個收納達人,亦十分認同這點,其實很多你以為有用的東西,都可以扔掉。
三、整理結束后 再購買收納工具
文件袋、整理箱這些用來收納的工具,應在整理好物品以后,統計一下需要購買的數量和尺寸再購買,一來不浪費銀子,二來不占用空間。若是一口氣買了很多收納工具,最后發現用不到,收納工具本身變成了占地方的雜物,那就太不劃算啦。
四、電子版就能用的 扔掉實體版
像只報卡號就能用的會員卡、購物卡、積分卡,已經出了新的電子版說明書的電器,其舊的紙質版說明書就可以丟掉。
那么我們現在就開始正式的整理收納吧!其實這花不了太多時間,周末找一天好陽光的下午,挑個舒緩的音樂放著,把凳子搬到需要整理的柜子前,兩個小時就可整理的煥然一新哦!
1.名片——全扔
每個人進入職場以后基本上都會收集到一摞名片,但事實上隨著手機和社交軟件的技術發展,我們已經通過電子方式保存了重要聯絡人的聯系方式。
【想留著備用 萬一以后要聯系誰呢...】
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發現,重要的我們早已存了聯系方式,并且保持著日常的聯絡;而不重要的不聯系的其實以后也不會聯系。而且即便有這個萬一,現在社交網絡這么通達,你還能問不到聯系方式?
所以說,名片可以全部丟掉,順帶著連名片夾也可以一并扔掉,這不~一塊空間騰出來了。
2.鑰匙——串在一起
如果你家里或公司有很多鑰匙需要使用和收納,可以買一個帶標簽的管家鑰匙圈。
把所有鑰匙都串在一起,并在標簽上寫上用途,這樣使用起來方便,也不容易弄丟。
如果家里只有幾把鑰匙需要收納,用一個小鑰匙包就足夠了。
3.文件——按用途分類
把各種文件都拿出來,先粗過一遍,把那些過期失效的先拎出來扔掉,像是半年前的超市小票、已經壞掉的電器說明書、超過合同期的合同、過期的會員卡等等。
然后就可以按功能分類了。
重要文件:
房產證、戶口本、結婚證、孩子出生證明、學歷證、繳稅證明等等這些涉及到終身使用、一旦丟失就辦不成事、補辦又極其麻煩的文件,務必歸攏到一個文件袋妥善保存起來。
重要文件不分散,合眾為一這樣收納,會令你有個印象,知道有一個文件袋最重要,第一不容易丟失,第二好找到。
發票:
可以放在專門的發票收納袋里,這類收納袋某寶一搜一大堆,尺寸剛好裝下增值稅發票那種大尺寸票據的也有呢。
分門別類放好以后貼上標簽,用的時候就十分方便找到了哦。
保修證說明書:
通常購買大件家具電器這類有長時間保修條款的東西時,像一些衣柜、冰箱的保修期都長達10年,我們都會留存下它的保修證明。這類文件可以合并收納,剔除過期的以后,整理放入多頁文件夾,用標簽標記。
情感型文件:
榮譽證書、照片、獎狀這類屬于有回憶性質的情感性文件,可以歸攏一并收存,這類文件取用次數少,可以存放在柜子較深處,或者比較高的地方,比如柜頂。
最后,小居有一個獨門斷舍離的原則就是:超過一整年都沒有用過的東西,拿出來扔掉。
這個原則不適用于像上面提到的保修證之類的文件,主要適用于一些小件的家具、日用品等,比如說小居曾有個舊凳子,買了漂亮的新凳子以后,不喜歡它丑但是覺得還能用啊,就放柜子里收起來了,結果2、3年也沒拿出來用過,等整理柜子時干脆就丟掉了。
你想一個東西經歷了四季你也用不上的話,下一個四季你也不會用的。
希望大家收納結束后,都有一個像樣板間一樣整齊到亮閃閃的柜子!
好啦,本次說到這里,大家有興趣的話,我們下次再來聊聊辦公室的整理收納吧!
評論:
目前沒有評論內容。